最新資訊
在法治建設新征程中彰顯水富司法行政機關使命擔當
時間:2021-08-21 14:30 來源:未知 微信公眾號:yn2553 QQ公眾號:800061629
近年來,水富市司法行政系統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市全過程,努力提升與昭通市委市政府賦予水富“三個定位”“四個標桿”相匹配的司法行政工作水平,水富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和法治建設成效考核連續6年位列昭通市優秀等次,法律“七進”經驗做法在全省推廣交流,2018年全市被表彰命名為第四批“全國法治縣(市、區)”。2021年以來,水富市司法行政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省委、昭通市委、水富市委政法工作會議精神,迅速行動起來,響應“動員令”,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法治水富建設貢獻應有力量。
“現在我對新生活充滿了信心,感謝董司法,不然我就家破人亡了”回想起調解員和村干部的幫助,太平鎮古樓村群眾朱某心懷感激。去年初,朱某因與妻子感情不和引發離婚糾紛,當事人雙方積怨較深、鬧得不可開交,男方甚至持刀找女方理論,稍有不慎將釀成命案慘劇,太平司法所所長和村治安員多次上門調解,圓滿化解這一矛盾,避免糾紛轉為刑事案件甚至引發命案。
風險在源頭防范,矛盾在基層化解。在兩碗司法所調解室的墻壁上,“調解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單位” 各種獎項的牌匾掛滿了榮譽墻,一個個榮譽醒目而又耀眼,這都是多年不懈努力換來的,凝結著幾代司法行政人的辛勤汗水。抓實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這是對人民調解員最基本的工作要求。人民調解員、村(社區)網格員分片包干、責任到人,堅持每月“三排查”,織牢織密基層矛盾糾紛排查網格。同時,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員、治安員、網格員、小組長、老黨員等同志的調解優勢,堅持矛盾“誰發現誰處置”,做到接到反映有人管、有人管效果好,及時回應雙方當事人。
為了適應基層社會治理現實需求,有效整合資源,水富市司法局在四個鎮(街道)試點建設小組人民調解工作站,將人民調解工作觸手延伸到鄉村社會治理的“末梢”。在云富街道試點運行“五老”工作調解站,選聘了7名在所在村(社區)有威望、社會正義感強的老干部、老黨員、老法官、老教師、老軍人進駐“五老”調解工作室,協助街道、村兩級調委會辦理人民調解案件,充分發揮“五老”組織的余熱。水富司法局聯合市公安局制定印發了《關于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聯合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和命案防控工作方案》,在云富派出所設立駐所人民調解工作室,由派出所和司法所共同開展調解工作,在其他鎮采用聯合式或流動式設立駐所人民調解工作室,進一步強化聯調聯動。與市法院聯合設立訴前委派調解服務中心,中心設管理員1名,主任、副主任各1名,特邀調解員8名。促進人民調解與民事訴訟銜接。截至6月底,全市開展矛盾糾紛排查439次,提前介入處置矛盾糾紛隱患474件,受理矛盾糾紛1249件,調解1249件,調解成功1249件,調解成功率100 %,涉及當事人2610人次。
2021年3月,邵女坪新壽村張大娘來到水富市公證處,申請辦理繼承丈夫遺產的繼承權公證,張大娘的婆婆王奶奶已有80多歲,因年事已高,加上腿腳行動不便不能來公證處現場辦理相關公證手續。憂心忡忡的張大娘請求公證處給予幫助。考慮到當事人行動不便的特殊實際情況和申請,水富公證處立即啟動公證綠色通道,對該當事人提供的材料進行了全面細致的審查后,本著“服務為民”的宗旨,按約定時間,公證處工作人員來到了當事人家中,上門受理案件。依法為其辦理了繼承權公證,以最快速度幫助當事人解決了實際困難。這僅是公證處上門服務、為群眾辦實事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水富公證處秉承履行公證服務承諾,開辟綠色通道,采取上門辦證等便民措施,對老年人、殘疾人、未成年人、農民工等特殊困難群眾,減、免公證費,公示律師、公證和基層法律服務熱線,為老弱病殘當事人實行預約服務、上門服務,預約后不論節假日可隨時接待、辦理法律服務事項,讓當事人少跑腿、少費時、少開支。
近年來,水富市司法局整合各類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建立一村一法律顧問制度,實現30個村(社區)法律顧問全覆蓋,建成4個鎮(街道)、30個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幫助困難群眾依法獲得法律援助,貧困群眾法律服務需求回應率達到100%,建檔立卡貧困戶有法律援助需求時受援率達到100%。同時,在廣場、學校等人員聚集區域共投放了12臺“12348公共法律服務機器人”,投入運行的法律服務機器人操作簡單,能一站式地為辦事群眾提供法律咨詢、智能法律文書、人民調解、司法行政信息查詢等服務,初步實現線上、線下雙融合,做到法律服務一網通,最大化讓群眾少跑腿甚至不跑腿,有效提升了公共法律服務效率。
走在水富市的大街和鄉村小路上,隨處可見村民三三兩兩地聚集在大喇叭下,認真聆聽普法課堂廣播。播放結束后,大家還聚在一起熱烈討論廣播內容。大家紛紛表示,普法廣播辦得好,接地氣,內容也貼近生活、貼近民生,通俗易懂。近期,水富市司法局、市普法辦精心編輯制作了普法課堂音頻,利用全市30個行政村(社區)大喇叭正式開播。普法課堂大喇叭將群眾最關心的民法典亮點、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十年禁漁等相關法律知識傳播到了全市每一個村(社)區。同時,開展“民法典宣講暨金沙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法治宣傳”專項行動。5月建成邵女坪社區“十年禁漁”法治宣傳長廊,深入開展“民法典宣講暨金沙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法治宣傳”,全面貫徹實施好長江保護法。
組織普法講師團深入村(社區)、學校、企業開展普法宣講,加大普法力度,實施農村“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服務法治鄉村建設。目前累計開展30余場次,受眾2萬余人,累計發放資料5000余份,解答法律咨詢200余件。同時,在北大門公園打造“民法典”法治主題公園,完善“黨建+普法”“禁毒+普法”“文明創建+普法”新模式,豐富普法內涵,提高法治文化陣地觀賞性。
“多年來,行政訴訟讓老百姓一直有‘告官不見官,出庭不出聲’的感覺,通過這次訴訟,讓我感受到‘告官能見官、出庭又出聲’的轉變” 這是趙先生作為原告在水富法院參加行政訴訟后的感嘆。這個改變,源自行政機關落實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的落實,水富市司法局把實現行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100%的目標,作為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指標,采取一系列扎實有效措施,督導各鎮(街道)和政府部門主要領導帶頭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規定,2020年水富市公開開庭審理案件62件,行政機關主要負責人出庭55件,其他負責人出庭7件,出庭應訴率100%。同時,水富市司法局堅持復議為民原則,充分發揮行政復議監督依法行政,化解行政爭議,維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基本功能,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和公信力。2019年機構改革后,大力推進簡政放權,及時開展權責清單梳理工作,取消行政審批事項54項、新增行政審批事項111項、調整行政審批事項666項。大力推進科學民主依法決策,對自然資源、教體、農業、國資等部門決策承辦單位送審的重大行政決策方案及政府經濟合作協議等進行合法性審查,會同政府法律顧問開展咨詢和論證,為承辦單位出具審查意見。

更多新的招聘、考試信息
關注微信公眾號:yn2553
或長按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