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走進鄉村看小康】系列報道之七 西舍路鎮:因地制宜培產業 群眾走上致富路
時間:2021-08-21 15:29 來源:未知 微信公眾號:yn2553 QQ公眾號:800061629
楚雄市西舍路鎮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生態優勢,大力發展以“花椒、中藥材、核桃、茶葉”為主的特色產業,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走出了一條產業融合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特色產業成為了當地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搖錢樹”。
在西舍路鎮保甸村委會花椒種植基地,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花椒樹上綴滿了一粒粒渾圓飽滿的紅花椒,陣陣微風吹來,椒香沁人心脾,村民們也正三五成群的忙著采摘已經成熟的花椒。
西舍路鎮保甸村委會大箐村村民 李國玲:長勢非常好,三十畝的可以賣到五六萬左右,還種了藥材,黃精、草烏和魔芋,這些也可以買到三四萬左右,加起來就有十多萬元收入。
李國玲告訴我們,在鎮、村兩級干部的幫助下,從種苗、技術、銷售各方面給予了自己很多的支持,花椒種植面積從最初不到一兩畝擴展到現在的三十多畝。在自己的精心管護下,幾年下來,靠著種植花椒收入,一家人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西舍路鎮保甸村委會大箐村村民 李國玲:產業搞起來以后,我們的新房子也建起來了,通過努力也開上了自己理想當中的小汽車;下一步想搞一些養殖,把家鄉的特產,帶到更大一點的城市,讓我們的生活越過越好。
和李國玲一樣,村民楊天得也是發展花椒產業的受益者。今年,他家的80多畝花椒已經有20多畝進入了盛果期。
西舍路鎮保甸村委會花椒廠村村民 楊天得:在我們這個地方致富產業就是花椒了,我種花椒收入提高以后,買了挖機,在這個地方開墾花椒地;為出行方便,買了皮卡車,還建起了樓房。
如今,種植花椒樹已經成了西舍路鎮許多村民的致富大產業,全鎮種植面積達1.5萬畝,年產值達600噸以上,去年收益達2400萬元,有效帶動農民增收。
種植花椒只是西舍路鎮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西舍路鎮把產業發展作為鄉村振興的根本舉措,按照“三帶五基地”產業發展體系,堅持“資金跟著農戶走,農戶跟著能人走,能人跟著產業項目走,產業項目跟著市場走”,帶動農戶大力發展芒果、古樹茶、核桃、貢菜、小米辣等特色產業。截至目前,全鎮種植芒果1萬畝、花椒1.5萬畝、茶葉3500畝,核桃種植保有量13萬畝,中藥材5000畝,山地蔬菜種植15000畝,越來越多的“小特產”成為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的“大產業”,2020年全鎮實現產業創收3.2億元,帶動群眾增收2.4億元。
楚雄市西舍路鎮黨委書記 王學武:我們將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立足本地資源、環境和傳統種植優勢,根據市場需求不斷壯大花椒、核桃、芒果、貢菜、古樹茶等特色優質產業,將產業鏈、價值鏈等現代產業組織方式,引入農業推動現代農業向產前,產后延伸,讓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 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END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試信息
關注微信公眾號:yn2553
或長按二維碼關注
上一篇上一篇:楚雄市安排部署市鄉兩級人大換屆選舉工作
下一篇下一篇:楚雄市第 71 批新冠病毒疫苗預約接種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