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法治鄉村丨麗江古城區大研街道義尚社區:“五治融合”推進基層社會治理“五新轉變”
時間:2021-10-17 13:39 來源:未知 微信公眾號:yn2553 QQ公眾號:800061629
麗江市古城區大研街道義尚社區緊扣“城鄉接合部、古城緩沖區域”的實際,聚焦社區基層社會治理,突出黨組織方向把關、工作結合、資源整合的作用,以矛盾糾紛化解、網格化服務管理、命案防控、社區治理、民族地區社會治理“五治融合”為抓手,成功探索出一條民主法治示范社區的創建之路,讓曾經貧窮落后、失地少地、村風亂的“老大難”社區,變身成為村民富、環境美、村風好、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新家園。
基本情況:義尚社區地處麗江古城東郊,屬于城鄉接合部,居委會下轄文華居民小組、文明居民小組、文林居民小組、康心居民小組、金虹苑居民小組共五個居民小組,下設3個黨支部,現有黨員101人。至今仍然比較完整地保留有古城內納西族古街巷、古村落的原始風貌,是古城內唯一一個留守住活態文化的村落。近年來,隨著“一事一議”美麗鄉村項目實施,項目征地拆遷后發展庭院經濟,261戶居民成功實現庭院外租。
黨建引領+依法治理
增強社區依法辦事能力
堅持把黨建引領依法治理落實到基層。依托基層黨組織工作體系,引導群眾民主制定村規民約,將環境保護等相關法律知識和基本道德規范納入村規民約內容。通過黨員、居民代表網格化包干掛戶聯系群眾,做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上下聯動、左右互動、典型帶動、整體推動,全面促進社區和諧穩定。黨建引領+為民服務,提高社區服務供給能力。義尚社區文林村新投入建設大研古城民族文化園,列入“旅游黨建”示范點。文明村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在2019年2月份竣工完成,進一步提升城鄉人居環境質量。2020年8月,以義尚社區黨總支品牌黨建示范點建設項目為契機,已完成黨群服務中心及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提升改造,以不斷的拓寬服務渠道緊跟社會發展步伐和群眾需求。
打好“黨員網格化”管理牌
筑牢基層服務網
運用“四級網格+信息員”方式,帶動黨員聯系群眾“最后一公里”。各支部黨員掛包負責認領門牌號的居民戶、經營戶(租房客),主要任務收集反饋民情民意、擔當宣教活動“大喇叭”、排解矛盾糾紛等。逐步實現轄區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營造開放、民主的濃郁氛圍,促進社區和諧發展。優化“智慧+網格”模式,促進基層治理提質增效。為準確把握“居住情況清、人員信息清、重點場所清、隱患矛盾清”的兜底大數據,深化“綜治中心+信息化+網格化”的社會治理模式,推進“數字義尚”建設,通過“智慧大研”指揮中心在義尚社區搭建二級綜治中心,依托“四級網格+信息員”網格化管理模式,整合黨員、消防、片警、社區服務、環衛保潔、綜合執法等多部門的網格員,實現“多網合一”,第一時間掌握古城實時信息和管理動態,同時利用管理平臺及手機APP,將5個三級網格、5個專職網格、51個四級網格內實時發生的“消防管理、旅游治安、城市服務、城管案件”等四類案件問題進行分流研判,及時調度各級各部門及網格員處理古城景區內各類突發問題,推進了古城景區管理和旅游服務質量的大幅提升。
堅持以人為本
探索建立居民自治善治新模式
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為提高居民參與的積極性,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完善各村居民議事會和紅白理事會、監事會等自治組織,引導居民共同制定自治章程、自治公約,凡公共事務和涉及居民切身利益重大事項,均通過居民自主、自愿、自治方式討論決定。法治文化長廊悄然走進百姓心間。在風景秀麗的文林村游路,河道旁的法治文化長廊成了“網紅打卡地”,到此休閑散步的居民被法治文化長廊里無處不在的“典”元素和濃厚的法治宣傳氛圍深深吸引,法治知識學習宣傳普及悄然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為轄區居民學習民法典和法治文化提供了學習平臺,營造出了全社會崇尚法律、學習法律的濃厚輿論氛圍。
法治融入課堂
助推法治宣教深入人心
開辦“法治”夜校。法治夜校開課是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法治宣傳進社區”主題實踐暨創文普法宣傳志愿服務活動的內容之一,是為了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法治宣傳下基層實踐活動,著力開展基層社區創文普法宣傳志愿服務活動。切實發揮好義尚社區作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社區的示范引領作用。通過法治文化的宣傳,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社區。”開展“法律明白人”培訓會。為加強人民調解暨普法宣傳隊伍建設,提高社區干部群眾法律知曉率,提升人民調解員妥善化解矛盾糾紛的水平和法治宣傳力度,減少矛盾糾紛發生率,培養村級法律明白人,充分發揮全國民主法治示范社區——義尚社區的示范引領作用,義尚社區開展“法律明白人”培訓會。要求全體人民調解員要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第一道防線”作用,切實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深入排摸矛盾糾紛和苗頭隱患信息,及時發現及時調處及時匯報,發揮人民調解在基層維穩中的“第一道防線”作用,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做好普法宣傳、人民調解工作,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大事不出鄉,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為大研街道鄉村振興、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
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
促進民族地區基層治理
加強各民族服務管理與維權工作。各村緊緊依托社區“網格化”和“雙聯戶”等社會服務管理體系,掌握村內各民族人員的基本情況,并積極為本村居民和外來經營戶、旅游從業人員在村里經商、探親、辦證、租房、經營等提供各種服務和幫助,切實維護各民族、各家各戶及外來經商者和游客的利益。加強民族團結進步人人參與,注重大型活動的示范效應。通過幾年的努力,2021年3月11日,義尚社區被評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2019年12月義尚社區文林居民小組被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把民族團結進步工作融進全村各項工作之中,不論在黨建、經濟、生態環保、招商迎商、村務管理、學校教育及村規民約各方面都融入民族團結進步的各種規定要求、目標任務。
文稿來源 | 麗江市司法局
本文編輯丨謝盛梅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試信息
關注微信公眾號:yn2553
或長按二維碼關注